编号
zgly000174102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分解温度敏感性研究进展
作者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
武夷山国家公园科研监测中心
母体文献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
2022,46(1)
页码
33-39
年份
2022
分类号
S718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分解
温度敏感性
培养模式
底物质量
物理化学保护
微生物属性
文摘内容
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土壤有机碳的分解及其温度敏感性在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的重要性备受关注。温度敏感性指数(Q_(10))微小的变化都可能导致未来土壤碳库大小评估的巨大偏差,充分了解土壤有机碳分解温度敏感性的调控机理对预测未来土壤碳变化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国内外已有研究进行分析,比较培养温度模式、底物质量、物理化学保护和微生物属性对土壤有机碳分解温度敏感性的影响。结果发现:(1)与传统的恒温模式相比,变温培养模式更好地克服了土壤微生物对恒定培养温度的适应性以及不同培养温度下底物消耗不均的缺点,能够更加准确地估算Q_(10)。(2)较多的研究发现难分解有机碳的Q_(10)大于易分解有机碳的Q_(10),但也有研究发现难分解有机碳的Q_(10)并不比易分解有机碳的Q_(10)高,这主要是由于土壤有机碳库的异质性造成的。(3)团聚体和矿物吸附保护通过改变底物有效性或者反应位点的底物浓度来影响土壤有机碳分解的温度敏感性。(4)微生物的生理特性、群落组成和结构也会对温度敏感性造成影响,温度变化会造成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相关生理特征的变化,进一步引起相关功能基因丰度的改变,从而改变有机碳分解的温度敏感性。土壤有机碳分解及其温度敏感性是全球气候变化对碳循环影响研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对它的精确估算有利于完善全球气候变化模型,对准确预测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