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黑松三种菌根苗根系构型差异及其与生长的关系



编号 zgly000060799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黑松三种菌根苗根系构型差异及其与生长的关系

学科分类 220.1060;森林生态学

作者 吴小芹  郑玲  叶建仁 

作者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09,29(10)

页码 5493-5499

年份 2009 

分类号 Q141  Q143 

关键词 外生菌根真菌  黑松  根系构型  根系参数 

文摘内容 为探讨林木不同菌根根系亚宏观结构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将黑松(Pinus thunbergii)分别接种黄色须腹菌(Rhizopogen luteous,简称Rl)、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 tinctorius,简称Pt2)和美味牛肝菌(Boletus edulis,简称Be)3种外生菌根菌,研究了不同菌根苗根系构型的差异及其与黑松生长的关系。结果表明,黑松3种菌根苗的根系参数(主根长、侧根总级数、一级侧根数量及直径、吸收根分布的范围、吸收根的数量及比表面积等)均比对照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与黑松生长呈一定的正相关性;黑松不同处理菌根苗的根系整体构型差异显著:在生长最好的Rl菌根苗根系中,主根与侧根间具不同夹角的一级侧根分布均衡,且横向生长(80~90°)的侧根较多,其它角度(60~80°和〈60°)的一级侧根依次递减,使整个根系呈“ ”型,有效扩大了根系吸收的空间范围;生长相对较差的Be菌根苗其根系不同角度的一级侧根分布不均或80~90°的侧根较少;Pt2菌根苗生长较好,其根系构型界于前二者之间;而生长差的对照苗根最少,几乎没有80~90°的一级侧根。由此可见,不同菌根菌可通过影响根系的结构发育而影响黑松苗木的生长。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