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矿区污染土壤Pb、Cd、Cu和Zn的形态分布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



编号 zgly000054974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矿区污染土壤Pb、Cd、Cu和Zn的形态分布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

作者 雷鸣  廖柏寒  秦普丰  周细红 

作者单位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国际学院 

母体文献 生态环境 

年卷期 2007,16(3)

页码 807-811

年份 2007 

分类号 X131.1 

关键词 生物活性  污染土壤  形态分布  重金属  迁移性  Tessier连续提取法 

文摘内容 调查湘南某铅锌矿区周围的菜园土和水稻土Pb、Cd、Cu和Zn的形态分布及其生物活性和迁移性。结果表明:两种土壤中Pb、Cd、Cu和Zn的总量分别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相应的标准。运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研究发现,土壤中Pb、Cd、Cu和Zn的各形态含量之和与其总量非常的接近,其中菜园土Pb的提取率为96.3%,Cd的为94.1%,Cu的为93.4%和Zn的为91.7%;水稻土Pb的为97.6%,Cd的为92.0%,Cu的为92.1%和Zn的为91.7%,表明该形态分析方法的结果是合理的。土壤中Pb、Cd、Cu和Zn各形态的分布存在很大的差别,残渣态是主要形态,其中Pb的含量占60.7%-58.2%,Cd的是50.4%-59.2%,Cu的是37.3%-53.4%,Zn的是54.9%-46.9%,而交换态所占的比例最小。菜园土重金属的生物活性系数的大小是:Cd〉Cu〉Pb〉Zn,迁移能力的顺序是Cd〉Cu〉Zn〉Pb;水稻土重金属的活性大小和迁移能力的顺序都是:Cd〉Pb〉Zn〉Cu。菜园土重金属的生物活性和迁移性较水稻土的大,其中Cd的生物活性和迁移性的最大。研究结果将为评估矿区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危害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