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采伐胁迫对大兴安岭针阔混交林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的长期影响



编号 zgly000173136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采伐胁迫对大兴安岭针阔混交林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的长期影响

作者 王京  金屿淞  黄勇杰  李慧仁  刘芳蕊  刘学爽  王立中  刘丹丹  林英华 

作者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大兴安岭农业集团公司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 

母体文献 林业科学 

年卷期 2020,56(12)

页码 177-186

年份 2020 

分类号 S718.69 

关键词 地表节肢动物  多样性  采伐干扰  生态位  松岭区 

文摘内容 【目的】采伐曾是大兴安岭地区重要的人为干扰活动之一。研究重度采伐对大兴安岭针阔混交林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为揭示土壤动物与森林土壤生态系统功能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6月初与8月底,采用陷阱法研究大兴安岭地区松岭林区兴安落叶松白桦天然次生针阔混交林(简称CK)、重度采伐10~15年(简称A)与重度采伐30年以上(简称B)的兴安落叶松白桦针阔混交林地表节肢动物群落对采伐干扰的响应。【结果】研究时段,1458个陷阱捕获地表节肢动物78924头,隶属6纲16目70科109类94属,未鉴定一属,优势属是铺道蚁属、棘跳属、球角跳属和小圆跳属。与CK相比,采伐胁迫下地表节肢动物菌食性类群减少,且6月菌食性类群明显大于8月菌食性类群(P《0.05);杂食性类群个体数减少(P《0.05),但6月与8月差异不显著(P》0.05)。数据分析显示,采伐胁迫导致分布地表大型节肢动物个体数与地表中小型节肢动物类群数明显减少(P《0.05),且受采样时间影响显著(P《0.05);A、B地表大型节肢动物群落Shannon-Weiner指数(H′)、Pielou指数(Js)显著高于CK(P《0.05),6月中小型节肢动物群落H′与Js显著高于8月(P《0.05)。Jaccard系数分析显示,A、B间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相似性最高,B、CK间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相似性偏低。采伐胁迫导致地表节肢动物Petraitis普通生态位重叠指数增大,即地表节肢动物共同利用资源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基于Bray-curtis相似性系数的主坐标分析(PCoA)显示,采伐胁迫导致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组成发生了明显的分化,A与B内部地表节肢动物群落之间具有较高的相似性,CK与A、B内部地表节肢动物群落存在相异性,显示采伐迹地与未采伐迹地之间地表节肢动物群落差异性长期存在。偏冗余分析(pRDA)表明,地表节肢动物群落主要受凋落物厚度与地表温、湿度影响。【结论】采伐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