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不同恢复方式下退化岩溶山区土壤微生物特性



编号 zgly000141055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不同恢复方式下退化岩溶山区土壤微生物特性

作者 张平究  潘根兴 

作者单位 安徽自然灾害过程与防控研究省级实验室/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生态研究所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学报 

年卷期 2011年02期

年份 2011 

分类号 S154.3 

关键词 岩溶山区  恢复方式  岩溶土壤  微生物生化性质  土壤质量  贵州南部 

文摘内容 为了探讨恢复方式对退化岩溶山区土壤生化特性的影响,对贵州南部岩溶山区退化地、不同恢复方式和对照原始林下土壤养分、微生物活性及群落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与退化地相比,不同恢复方式下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特性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相对于对照原始林,不同恢复方式下大部分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功能活性指标的恢复程度分别为40%~75%和27%~60%,暗示着退化岩溶山区土壤微生物功能活性恢复滞后于土壤养分恢复;除土壤有效磷和蔗糖酶活性外,人工恢复方式(花椒和人还)的大部分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微生物活性恢复程度分别为对照的34%~47%和17%~47%,均低于自然恢复方式(还草和自还)的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活性恢复程度(对照的52%~78%和31%~61%),意味着自然恢复方式提高土壤质量效果优于人工恢复方式;不同恢复方式下植被状况影响着退化岩溶土壤细菌的分子群落结构,但不同恢复方式间土壤细菌种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差异均不明显。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