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34747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山西吕梁山南段植物群落的生态梯度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
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杂志
年卷期
2008年11期
年份
2008
分类号
Q948
关键词
植物群落
生态梯度
吕梁山南段
TWINSPAN
DCCA
文摘内容
吕梁山南段在中国植被区划上属暖温带南部落叶阔叶林亚地带向暖温带北部落叶阔叶林亚地带的过渡地带。采用TWINSPAN分类和DCCA排序法,从植物种、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吕梁山南段植物群落的生态梯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TWINSPAN分类将74个样方划分为18个群丛。其中4个群丛为森林群落,14个群丛为灌丛。这18个群丛属南暖温带性质的次生植被类型,代表了吕梁山南段植物群落的主要类型,这些群丛都不同程度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2)样方的DCCA排序较好地揭示了该区域植物群落的分布格局与海拔、坡度、土层厚度、枯枝落叶层厚度、坡向和人类干扰6个因子的关系,其中制约植物群落结构及分布格局的主导因子是海拔高度和人类干扰,另外,坡向和土层厚度也对植物群落特征产生一定的影响;(3)对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海拔、人类干扰、土层厚度和枯枝落叶层厚度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性,是影响分布格局的主导因子;(4)结合TWINSPAN和DCCA的分析表明,吕梁山南段植物群落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布格局,在海拔690~1100m的低山和沟谷中主要分布着荆条和酸枣灌丛;海拔1100~1300m阳坡和半阳坡主要分布着灌木状橿子栎林,并伴生有少量的侧柏和鹅耳枥;在1300~1570m主要分布着以辽东栎为建群种的森林群落;(5)灌木状橿子栎林的分布,是该地区处于暖温带南部落叶阔叶林亚地带向暖温带北部落叶阔叶林亚地带的交错区的主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