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卧龙巴郎山川滇高山栎群落植物叶特性海拔梯度特征



编号 zgly000082166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卧龙巴郎山川滇高山栎群落植物叶特性海拔梯度特征

作者 刘兴良  何飞  樊华  潘红丽  李迈和  刘世荣 

作者单位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3(22)

页码 7148-7156

年份 2013 

分类号 Q943 

关键词 滇高山栎  叶级  叶型  叶质  叶缘  海拔梯度  卧龙自然保护区 

文摘内容 川滇高山栎林是中国植被非常特殊的亚高山硬叶栎林类型, 广泛分布在横断山地区。为了阐明植物群落植物叶型组成对海拔梯度的响应, 对卧龙自然保护区巴朗山阳坡川滇高山栎群落植物叶型特征随海拔梯度(15海拔梯度, 海拔2200--3600m)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卧龙自然保护区巴朗山各个梯度川滇高山栎群落维管束植物的叶级以小型叶为主, 占总种数的平均百分率为36.09%; 细型叶和中型叶的维管束植物比例相当, 分别为25.64%, 25.22%; 大型叶和巨型叶维管束植物分别占6.82%-9.94%和0.00%-0.71%; 微型叶植物比例在1.28%-5.59%; 小型叶维管束植物的比例随海拔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 最低值出现在海拔3000m左右。各个海拔梯度川滇高山栎林内维管束植物的叶型以单叶为主, 平均占总种数的75.89%, 其余为复叶植物, 占总种数的24.11%; 维管束单叶型植物物种比例随海拔升高变幅较小, 在73.84%-78.78%之间, 但在海拔2500m有-个最低值, 其比例为73.85%; 复叶维管束植物在各海拔梯度群落物种数比例在21.21%-26.15%之间。各海拔川滇高山栎林内维管束植物的叶质以纸叶型为主, 平均占总种数的46.03%, 其次为薄叶植物(29.17%), 革质(22.00%)和厚革质植物(2.79%)。川滇高山栎群落内纸质与厚革质维管束植物种类的比例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革质与薄叶型维管束植物种类的比例随海拔升高而升高。全缘维管束和非全缘维管束植物种类分别占总数的50.50%和49.50%; 全缘类维管束植物随海拔升高呈正二项式分布, 而非全缘维管束植物则呈相反的分布格局。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