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41619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盐碱地柽柳育苗技术
学科分类
220.99;林学其他学科
作者
杨杰
母体文献
农村实用技术
年卷期
2006,(5)
页码
30-30
年份
2006
分类号
S793.5
S964.3
关键词
柽柳属植物
低洼盐碱地
育苗技术
耐盐树种
自然保护区
灌木林
先锋树种
泌盐植物
植物体内
繁殖方法
文摘内容
柽柳,别名观音柳、西湖柳、三春柳,系柽柳科柽柳属植物,灌木,高0.5~1.5米;树皮灰褐色,小枝红棕色;叶鳞形;花小,粉红色,顶生总状花序;蒴果。在山东省东营市分布广泛,特别是沿渤海湾重盐碱地带呈灌木丛状大片分布,为海滩自然成灌木林的先锋树种。在黄河口自然保护区,就有675公顷的天然柽柳林。柽柳主根深达1.5~2米,侧根横展1~1.5米,3月上旬开始萌芽,花期5~11月。柽柳是泌盐植物,叶子和嫩枝可以将吸收于植物体内的盐分排出,是强耐盐树种,耐盐范围在0.7%~3%,不论是海拔较高的地区,还是低洼盐碱地,柽柳均为优势种。南于柽柳耐水湿、耐盐碱、耐瘠薄,并且花期长、花色艳丽、耐修剪,故在湖边、路旁、河滩上均可作为绿篱种植。柽柳的繁殖方法有扦插、播种、压条和分株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