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北京建成区外来植物的种类构成



编号 zgly000163084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北京建成区外来植物的种类构成

作者 赵娟娟  欧阳志云  郑华  徐卫华  王效科  倪永明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自然博物馆 

母体文献 生物多样性 

年卷期 2010年01期

年份 2010 

分类号 Q948 

关键词 城市植物  外来植物  城市绿地  生活型  优势植物  区系地理分布 

文摘内容 大量种植外来植物已成为我国城市绿地建设的一个主要问题。开展城市建成区外来植物种类构成的研究,可为城市植物的多样性保护及绿地的科学设计提供重要依据。本文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调查了北京市五环以内的乔木样地1,050个,灌木样地797个,草本样地2,228个,共记录外来维管束植物80科208属324种。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北京建成区植物的外来种比例高达53%,其中64%的国外外来种来自美洲和亚洲;不同生活型植物中以常绿植物和藤本植物的外来种比例最高。根据其盖度、密度和频度值,北京建成区主要外来种有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凹头苋(Amaranthus blitum)、虎尾草(Chloris virgata)、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us)、圆柏(Sabina chinensis)、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白皮松(Pinus bungeana)等15种,部分外来种已成为建成区绿地的优势植物。外来种比例最高的绿地类型是观赏性要求较高的公共设施绿地。外来植物属的区系地理分布很广泛,与北京建成区的乡土植物相比,热带成分的比例增加而温带成分的比例降低。北京建成区外来植物的种类构成特点反映了城市建成区为了增加观赏植物种类而人为引入大量外来植物所造成的影响。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