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63642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棘胸蛙的性腺分化及温度对其性别决定的影响
作者
梅祎芸
郑荣泉
郑善坚
严红
刘志芳
张启鹏
王志刚
洪燕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技术中心
浙江省野生动物生物技术与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8年13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S917.4
关键词
棘胸蛙
温度
性别决定
文摘内容
单性养殖在棘胸蛙(Quasipaa spinosa)养殖中意义显著。为了了解棘胸蛙性腺分化,并探讨在不同的培育温度条件下性腺分化的差异。通过组织切片观察了棘胸蛙原始性腺的形成和性腺分化。棘胸蛙的性腺分化有其特殊性:生殖嵴形成时,其中既有体细胞,又有原始生殖细胞(PGCs);无论原始性腺是分化成为精巢还是卵巢,其中都出现一个带有单层扁平上皮初生性腔,当单层扁平上皮逐渐消失后形成次生性腔。性腔周围的PGCs开始长大2—3倍时,性腺将分化成为卵巢;体细胞渗入性腔中,使腔隙变小直至消失,这种原始性腺分化成为精巢。棘胸蛙蝌蚪孵化后的l7—80 d(Gosner 25—26期)为性腺分化的敏感时期。实验选取同一批次刚孵出蝌蚪(Gosner 24期),分别用不同水温(16±1)℃、(27±1)℃、(31±1)℃3组实验组及自然水温(23±1)℃对照组条件下的培育蝌蚪。结果显示,对照组的雌、雄性比为26∶24,雄性率接近50%;(16±1)℃实验组的雌、雄比例为33∶17,雄性率仅34%(P<0.05);从(27±1)℃实验组起,雄性率提高,(31±1)℃实验组的雄性率达70%(P<0.05)。棘胸蛙的性别分化属于温度依赖型性决定(TSD)。较高的培育温度可使棘胸蛙蝌蚪性别分化趋向雄性,而较低的培育温度则使蝌蚪雌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