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海南五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研究



编号 zgly000168278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海南五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兽多样性研究

作者 李佳灵  周铜磊  黄翔  黄良鸿  刘辉 

作者单位 海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海南五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海南大学林学院 

母体文献 野生动物学报 

年卷期 2019年04期

年份 2019 

分类号 Q958.1 

关键词 五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物种多样性  红外相机技术  拍摄率 

文摘内容 2018年2月—2019年4月,按照公里网格法在五指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红外相机技术研究了鸟类和兽类的物种多样性。共布设相机50台,累计8 257个相机日,共拍摄野生动物1 434只次,获得独立有效照片1 024张,其中兽类独立有效照片590张,鸟类独立有效照片434张。所获独立照片经鉴定归属于16种野生兽类,6目10科;野生鸟类18种,6目11科;另有家畜2种。保护区内兽类中针毛鼠(Niviventer fulvescens)的相对丰富度最高(RAI=21. 48%),鸟类中白鹇(Lophura nycthemera)的相对丰富度最高(RAI=25. 88%);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有1种,海南山鹧鸪(Arborophila ardens);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有7种,分别为白鹇、猕猴(Macaca mulatta)、小灵猫(Viverricula indica)、原鸡(Gallus gallus)、普通鵟(Buteo buteo)、凤头鹰(Accipiter trivirgatus)和黑冠鳽(Gorsachius melanolophus)。动物在400—800 m海拔梯度的拍摄率最高(CR=23. 21%),在0—400 m海拔的拍摄率最低(CR=2. 73%)。此外,红外相机在保护区内拍摄到人和家畜活动的照片,说明保护区受人类干扰的形势严重,应重视并加强对保护区的管理工作。本次调查为保护区提供了初步的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本底信息,为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的保护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