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铁尾矿修复植物选择研究



编号 zgly000150532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铁尾矿修复植物选择研究

作者 李想  车晓雨  王锦  张宝娟  李玉灵 

作者单位 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  河北农业大学园林与旅游学院  河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天津天狮学院  河北省林木种质资源与森林保护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河北林果研究 

年卷期 2016年03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S731.6 

关键词 铁尾矿  植物修复  生物量  根冠比 

文摘内容 针对铁尾矿植被恢复时植物可选种类少、适应性差,影响植被修复技术推广的现状,在唐山首钢马兰庄镇铁尾矿废弃地上直接播种紫苜蓿、紫穗槐、皂荚、暴马丁香、刺槐5种植物,对每种植物的株高、地径、根长、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根冠比等生长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到2014年9月,刺槐在5种植物中表现最佳,适应性最强,株高(77.67cm)、地径(6.33cm)、根长(23.97cm)、地上生物量(2 040.19g/m~2)和地下生物量(839.01g/m~2)及这5种指标的年生长量均达最大值;除地径外,紫苜蓿的各项生长指标表现次之;紫穗槐、暴马丁香、皂荚较差。2013年9月,各植物的根冠比由大到小依次为紫穗槐(1.04)、皂荚(0.83)、暴马丁香(0.56)、刺槐(0.37)、紫苜蓿(0.32);2014年9月各植物的根冠比由大到小依次为皂荚(1.71)、暴马丁香(0.91)、紫穗槐(0.80)、紫苜蓿(0.50)、刺槐(0.41)。综合考虑,刺槐和紫苜蓿可分别作为适宜铁尾矿修复的最佳树种和草本植物。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