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67570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致病疫霉有性生殖诱导及F1代遗传多样性
作者
王伟伟
梁静思
段晓艳
陶宇
汤淑丽
杨洋
李灿辉
唐唯
作者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云南师范大学马铃薯科学研究院
云南省教育厅马铃薯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菌物学报
年卷期
2019年07期
年份
2019
分类号
S435.32
关键词
马铃薯
致病疫霉
有性生殖后代
表型
基因型
文摘内容
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为马铃薯晚疫病的重要病原菌。通过从昆明市寻甸县采集110P和H-6两株致病疫霉,明确其染色体倍性、交配型、线粒体单倍型、毒性和甲霜灵敏感性,经对峙培养,利用改良的卵孢子萌发方法获得有性生殖F1代群体POP1(60株),并对POP1进行表型和基因型测定。结果表明:冷冻处理24h为最佳条件,卵孢子萌发率达5.09%±0.15%;POP1的交配型、毒性和甲霜灵敏感性均发生了分离,其中交配型分离比为A1:A2:A1A2:自育型(SF)=16:5:17:22,毒性分离比为抗性(R):敏感性(S)=11:49,甲霜灵敏感性分离比为抗性(R):敏感性(S)=2:58;3个表型的分离均偏离孟德尔单基因显性遗传特点。基于8对SSR多态性引物对POP1基因型分析表明,遗传相似系数为0.98时,可将所有菌株分为14个基因型;遗传相似系数为0.95时,可将POP1分为6个分支,其中优势群体为S1,占分离群体的61.67%。关联分析进一步表明,8对SSR所代表的基因型和几个重要表型有显著相关性(R2=0.6667)。本研究建立了高效的致病疫霉卵孢子萌发体系,解析了有性生殖后代群体遗传结构特点,为深入探索致病疫霉的变异规律及病害流行趋势提供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