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阔叶红松林主要种群及林隙形成木的空间格局分析



编号 zgly000152775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阔叶红松林主要种群及林隙形成木的空间格局分析

作者 张玉双  段文标  杜珊  段文靖  王安娜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四川省达州市职业技术学院建工系 

母体文献 林业科学研究 

年卷期 2016年03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S718.5 

关键词 阔叶红松林  种群结构  林隙形成木  点格局分析  种间关联性 

文摘内容 [目的]分析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固定样地内主要种群及掘根林隙形成木的空间格局,为本地区阔叶红松林的长期经营管理和保护提供依据。[方法]基于野外调查和数据统计,利用点格局分析方法揭示了2.55 hm2样地内重要值排在前4位的种群在不同空间尺度上的空间格局和空间关联性及掘根林隙形成木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样地内胸径(DBH)≥1 cm的乔木共有8种,种群密度差异大。种群的径级结构大体上呈非对称的单峰型曲线。重要值排在前4位的是红松、红皮云杉、白桦和榆树。红松和白桦在整个研究尺度上均为聚集分布,红皮云杉随空间尺度的变化趋势为聚集-随机-均匀分布,榆树在≤16 m尺度上为随机分布,其余尺度上为聚集分布。除红松与红皮云杉、白桦、榆树之间在小尺度呈显著负相关,以及红皮云杉与榆树在小尺度上呈显著正相关外,其余种群的空间关联性均不显著。样地内红松和红皮云杉是掘根林隙形成木的主要组成树种,掘根形成的林隙形成木空间分布格局除在3 6 m尺度上呈均匀分布外,其余研究尺度均呈随机分布。[结论]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不同种群在不同的研究尺度上空间分布格局及空间关联性存在差异,红松和红皮云杉易形成掘根倒木且整体上呈随机分布。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