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77601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局部温热对接触性超敏反应小鼠皮肤朗格汉斯细胞的影响
作者
王一如
陆东庆
张岚
张丽
王雅坤
李晓东
洪玉晓
刘哲
高兴华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皮肤科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
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皮肤科
母体文献
中华皮肤科杂志
年卷期
2011,44(7)
页码
468-471
年份
2011
分类号
R57
关键词
皮炎
接触性
郎格尔汉斯细胞
高温
诱发
疾病模型
动物
文摘内容
目的探讨局部温热对小鼠接触性超敏反应激发部位朗格汉斯细胞(LC)数目和形态的影响。方法8周龄雌性SPF级Balb/c小鼠60只, 随机分为致敏前3d加热组、致敏同时加热组和致敏2d后加热组, 每组20只。分别于致敏前3d、致敏同时和致敏2d后在背部致敏部位施以37℃、39℃、41℃、43℃的局部温热(各5只)20min。同时设立5只致敏一不加热组作为对照。于小鼠右耳背侧激发后2d, 分离右耳背侧表皮,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表皮Lc的数目和形态变化。结果随所施温度的升高, LC数目在致敏前加热组逐渐减少, 37℃、39℃、41℃、43qC依次为(321.83±41.81)、(251.12±16.29)、(191.41±28.7)、(128.33±77.61)个/mm^2,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致敏同时加热组逐渐增多,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致敏后加热组也逐渐增多, 依次为(320.83±113.6)、(398.33±31.91)、(437.83±29.78)、(477.25±86.79)个/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论致敏前3d、致敏同时和致敏2d后施以不同温热条件, LC的树突随所施温度升高呈增多、增长的趋势; 但在43℃条件下, 其趋势略有下降。结论致敏部位的局部温热对激发部位LC形态和密度有影响, 可能与接触性超敏反应的严重程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