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封育年限对蒿类荒漠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其碳、氮特征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61735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封育年限对蒿类荒漠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其碳、氮特征的影响

作者 杨静  孙宗玖  杨合龙  董乙强 

作者单位 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  新疆草地资源与生态自治区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草业科学 

年卷期 2016年04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S812.2 

关键词 围栏年限  蒿类荒漠  颗粒有机质  轻组有机质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文摘内容 为探明封育条件下草地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响应规律,研究了不同封育年限(0、1、6、9年)对伊犁绢蒿(Seriphidium transiliense)荒漠土壤颗粒碳(POC)、颗粒氮(PON)、轻组碳(LFOC)、轻组氮(LFON)、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的影响。结果表明,伊犁绢蒿荒漠0-5、5-10cm土层POC、PON、LFOC、LFON含量均随封育年限的增加呈先下降再上升趋势,封育6年最低,且仅0-5cm土层显著低于对照和封育9年处理(P<0.05);除封育6年10-20、30-50cm土层LFOC及30-50cm土层LFON显著低于封育1年外,10-50cm土层各封育处理间POC、PON、LFOC、LFON均差异不显著(P>0.05);0-30cm土层MBC、MBN含量随封育年限增加基本呈先降再升趋势,封育1年最低,且除5-10cm土层MBC外,均显著低于封育9年处理;POC、PON、LFOC、LFON、MBC、MBN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且PON能够较好地反映土壤质量变化。总之,0-5cm土层土壤有机碳组分碳、氮含量对封育的响应较为敏感,且土壤MBC、MBN较POC、PON、LFOC、LFON在土壤中的反应更为迅速。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