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两近缘种夜蛾对低浓度烟草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



编号 zgly000060835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两近缘种夜蛾对低浓度烟草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

学科分类 220.1060;森林生态学

作者 付晓伟  郭线茹  罗梅浩  原国辉  范保银  范一霖 

作者单位 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09,29(6)

页码 2962-2970

年份 2009 

分类号 Q143  Q965 

关键词 近缘种  棉铃虫  烟夜蛾  烟草挥发物  触角电位  化学通讯  寄主定向 

文摘内容 寡食性的烟夜蛾Helicoverpa assulta(Guenee)和广食性的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ubner)是实夜蛾属的2近缘种昆虫,在它们的寄主植物中,只有烟草为其共同寄主,为明确它们对烟草挥发物嗅觉感受能力的差异,测定了这2种夜蛾的处女雌蛾、交配雌蛾及雄蛾对20种低浓度(1.0×10^-5mol·L^-1)烟草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并对其中6种化合物进行了剂量反应测定,结果表明,(1)2种夜蛾对测试化合物均可产生EAG反应且反应趋势相似:对植物中普遍存在的绿叶气味、脂肪族和芳香族化合物的反应显著高于具有烟草“种”特异性的单萜类、倍半萜类和杂环化合物,表明2种夜蛾远距离定向时,对植物“种”的辨识能力均较差。(2)2种夜蛾对脂肪族C6化合物的EAG反应最强,碳链延长或缩短都会导致反应强度的降低。(3)烟夜蛾对大多数化合物的EAG反应大于棉铃虫,表明在远距离寄主定向时其嗅觉感受器对寄主挥发物的感受能力强于棉铃虫。(4)烟夜蛾交配雌蛾对β-水芹烯和桧烯的EAG反应高于其处女雌蛾和雄蛾,除此之外2种夜蛾的EAG反应未见显著的性别差异,推测β-水芹烯和桧烯可能是烟夜蛾在烟草上产卵的“信号”物质。(5)剂量反应曲线表明,在测试的浓度范围内,2种夜蛾对6种类型化合物的EAG反应强度与其浓度呈正相关,且均未达到饱和。由此可知,与棉铃虫相比,烟夜蛾嗅觉神经系统在其寄主定向行为中所起的作用更重要、也更专化。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