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35929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猕猴桃品种对细菌性溃疡病的抗性机制
作者单位
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
母体文献
植物保护学报
年卷期
2005,32(1)
页码
37-42
年份
2005
分类号
S436.634.1
S435.651
关键词
细菌性溃疡病
抗性机制
猕猴桃品种
POD酶活性
一年生枝条
生理生化抗性
气孔密度
感病品种
抗病品种
溃疡病菌
品种抗性
同工酶谱带
主栽品种
形态结构
排列方式
气孔长度
相关性
皮孔
安徽省
品种间
分析表
发病率
规律性
文摘内容
研究了安徽省猕猴桃主栽品种金魁(高抗)、早鲜(中抗)、魁蜜(抗病)、华美2号(感病)、秦关(中感)和金丰(高感)对细菌性溃疡病的抗性机制。结果表明: 形态结构抗性方面, 感病品种的皮孔密度和长度及气孔密度、长度和宽度都明显高于抗病品种, 抗、感品种间皮孔、气孔的排列方式也存在一定差异。相关分析表明, 皮孔密度和长度及气孔密度、长度和宽度与品种发病率都有较高的相关性, 尤其以皮孔长度和气孔长度相关性最高, r分别为0.9278和0.9794; 生理生化抗性方面, 品种未感染溃疡病菌前, 芽中的POD酶活性与品种抗性存在规律性不强, 一年生枝条、叶片中的POD酶活性与品种抗性有密切关系。品种感染溃疡病菌后, POD酶活性均升高, 但抗病品种中酶活提高倍数高于感病品种。一年生枝条上病斑越大, POD酶活性越高。POD同工酶谱带表现出与酶活相一致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