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70508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解淀粉芽胞杆菌PHODG36菌剂的研制及其对马铃薯黄萎病的防病增产效果
作者
赵卫松
郭庆港
张晓云
王培培
苏振贺
胡卿
鹿秀云
马平
李社增
作者单位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年卷期
2020年03期
年份
2020
分类号
S435.32
S476
关键词
解淀粉芽胞杆菌
马铃薯黄萎病
出苗
防治效果
增产
文摘内容
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PHODG36是一株具有抑菌和促生作用的多功能菌株。本研究以菌株PHODG36原粉为有效成分、滑石粉为填料研制了不同芽胞浓度的微生物菌剂,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菌剂拌种处理马铃薯种薯后对其出苗的影响,在冀北和冀南地区开展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该菌剂对马铃薯黄萎病的防治效果及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PHODG36菌剂外观为浅黄色粉末,无团块。该菌剂平均粒径D50为(38.25±0.46)μm,p H为(6.65±0.15),贮藏后未出现结块和发粘现象,浓度介于1.5×109~2.0×1010 CFU/g。与空白对照和化学药剂相比,不同浓度菌剂拌种处理后校正出苗率之间差异不显著,而菌剂随着浓度的增加,校正出苗率呈下降趋势。不同地区的田间试验表明,PHODG36菌剂在1.5×109~1.0×1010 CFU/g对感病品种黄萎病的病情指数防效为43.08%~58.46%,增产率为8.29%~30.37%;对抗病品种主要表现为增产作用,增产率介于1.85%~9.0%。综合分析表明,菌剂使用浓度为1.5×109~1.0×1010 CFU/g能够有效降低黄萎病的发生,节约投入成本,且增产作用明显。研究结果为黄萎病的防控提供绿色产品,并为该菌剂进一步的大面积推广示范应用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