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基底颜色对两种沙蜥体色变异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63040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基底颜色对两种沙蜥体色变异的影响

作者 童浩杰  张凯龙  刘宇航  张立勋  赵伟  金园庭 

作者单位 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母体文献 生物多样性 

年卷期 2016年09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Q954 

关键词 黑化  体色变异  沙蜥  皮肤反射率 

文摘内容 生存在不同基底颜色环境下的爬行动物种群通常表现出丰富的体色地理变异,其体色变化的潜在机制具有多样性。变色沙蜥(Phrynocephalus versicolor)和草原沙蜥(P.frontalis)具有较近的遗传关系,曾被认为与荒漠沙蜥(P.przewalskii)组成同一系统发育种组。本文应用光纤光谱仪(Ava Spec-2048),通过记录沙蜥背部体表12个部位的皮肤光反射率,定量比较在黑化环境下的深色变色沙蜥与非黑化环境下的浅色草原沙蜥自然体色变异,研究其种群体色变异是否具有时间可逆性,并探讨基底颜色对沙蜥体色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黑化生境下的变色沙蜥体色显著深于非黑化枯黄色生境下的草原沙蜥。此外,对黑化与非黑化样本开展的生境互换移植围栏实验,即把枯黄色生境中非黑化的草原沙蜥移植于黑色的基底环境中饲养,把黑化生境中黑化的变色沙蜥移植于枯黄色生境中饲养。结果表明,饲养1周后黑化群体背部6个检测部位的光反射率显著变大,其他部位均无显著变化;而非黑化群体只有左后肢和背部右上方2个部位的皮肤光反射率发生显著变化,其他部位反射率无显著变化。结果表明,变色沙蜥体色变异能力比草原沙蜥强,体色表型可能已经在两个近缘沙蜥物种中稳定遗传,基底生境颜色的短期变化在统计学上能引起肉眼难以识别的轻微的体色变异,个体发育相关的一些遗传因素可能对体色变异起控制作用。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