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砷对小麦生长和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



编号 zgly000060873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砷对小麦生长和光合作用特性的影响

学科分类 220.1060;森林生态学

作者 刘全吉  孙学成  胡承孝  谭启玲 

作者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微量元素研究中心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09,29(2)

页码 854-859

年份 2009 

分类号 Q142  Q945 

关键词 小麦  砷  光合速率(Pn)  气孔导度(Gs)  胞间CO2浓度(Ci)  蒸腾速率(Tr)  叶绿素 

文摘内容 研究了水培条件下砷对小麦根系和地上部分生长速率、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营养液中砷浓度的提高,小麦根长生长量和地上部分生长量较对照减少;鲜重和砷的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在0~90mg/L砷处理内,Pn、Gs、Tr都随砷的浓度的提高而降低;Ci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在As≤30mg/L时Ci逐渐降低,气孔限制值Ls升高,使Pn下降,造成气孔性限制;而As〉30mg/L时,Ci升高,气孔限制值Ls下降,Pn降低,造成了非气孔性限制。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气孔限制值Ls在As≤30mg/L时变化一致,都有所升高;但是当As〉60mg/L时,小麦趋于死亡,水分利用率降低。叶绿素含量在0~10mg/LAs处理内,差异不显著,在较高砷浓度(As〉30mg/L)时叶绿素显著下降。这说明较低浓度的砷不会抑制小麦叶绿素的合成。砷主要是毒害小麦根系生长,造成植株体光合作用的气孔性限制和非气孔性限制出现,最终影响小麦的生长和发育。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