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38375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马鹿东北亚种被毛形态结构的季节性差异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资源学院
母体文献
兽类学报
年卷期
2005,25(4)
页码
414-416
年份
2005
分类号
Q954.3
关键词
马鹿
被毛
形态结构
文摘内容
被毛作为哺乳动物特有的组织, 具有保护和保温功能, 一些季节性换毛动物需要通过更换被毛以适应冬季和夏季的不同环境(王泽长, 1963; 景松岩和张伟, 1993)。因此, 研究动物被毛结构与功能的季节性特征, 对揭示被毛在物种生存和进化过程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张伟和徐艳春, 2003)。对毛的结构多态性和功能多样性研究是国际毛发形态学研究中的前沿领域(Yalden, 1985; Gaudette, 1985; syred, 1991; 甘雅玲和郭中伟, 2003; 张伟和徐艳春, 2003)。以往的毛发形态学研究多限于反映物种的特异性, 并应用于分类鉴别方面(朱小曼, 1987; 张伟, 1994; 金煜, 1995)。在强调毛发结构物种特异性的同时, 忽略或淡化了其变异性, 更缺少对结构和功能关系的研究。马鹿东北亚种(Cervus elaphus xanthopygus)为季节性换毛动物, 绒毛退化, 其被毛主要由上毛构成。本文选择马鹿东北亚种的冬季和夏季上毛作为研究对象, 初步测量了冬季和夏季其臀部、后肢上部、后肢下部及蹄部上毛的形态和微观结构数据, 比较其季节性差异和部位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