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河北转Bt基因棉田棉铃虫对杀虫剂的抗性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编号 zgly000145974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河北转Bt基因棉田棉铃虫对杀虫剂的抗性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作者 张少华  李哲  马卓  王春一  李春英  王秀吉  何运转 

作者单位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河北省南皮县农业局 

母体文献 昆虫学报 

年卷期 2013年06期

年份 2013 

分类号 S435.622.3 

关键词 棉铃虫  转Bt基因棉  抗药性  杀虫剂  抗性倍数  酶活性 

文摘内容 为明确河北省推广种植植转Bt基因抗虫棉(简称Bt棉)后,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及其生化机理,2011-2012年采用点滴法对保定南郊、沧州南皮、邢台巨鹿3个地区的田间种群以及敏感种群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并采用生化分析法对4个种群相关的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CarE)、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s)和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的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田间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和氰戊菊酯处于中至高抗水平,抗性倍数为20.02~73.70倍;对灭多威处于低至中抗水平,抗性倍数为6.27~11.84倍;对高效氯氟氰菊酯(抗性倍数:1.07~4.20倍),辛硫磷、毒死蜱和马拉硫磷(抗性倍数:1.00~2.69倍),以及氯虫苯甲酰胺(抗性倍数:2.00~3.67倍)均处于敏感水平。3个田间种群的CarE,GSTs和AChE活性分别是敏感种群的1.06~1.23,1.20~1.63和1.15~1.23倍,这可能与其对高效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灭多威产生的抗性有关。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