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3个绵羊群体BMPR-IB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及其对产羔数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37096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3个绵羊群体BMPR-IB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及其对产羔数的影响

作者 田秀娥  孙红霞  王永军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母体文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 2009年11期

年份 2009 

分类号 S826.2 

关键词 滩羊  蒙古羊  小尾寒羊  BMPR-IB基因  产羔数 

文摘内容 【目的】比较滩羊、蒙古羊和小尾寒羊BMPR-IB基因的多态性,分析不同基因型对产羔数的影响,为绵羊繁殖力的标记辅助选择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PCR-RFLP方法检测和分析BMPR-IB基因的多态性,通过最小二乘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基因型对产羔数的影响。【结果】(1)滩羊和小尾寒羊均发现了++、B+和BB3种基因型,其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660,0.240,0.100和0.118,0.353,0.529,+和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780,0.220和0.294,0.706,蒙古羊仅表现++1种基因型;滩羊、小尾寒羊BMPR-IB基因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439和0.501,表现为中度多态(0.250.5);(2)小尾寒羊BB基因型个体平均产羔数较B+基因型多0.541只,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较++基因型多1.208只,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滩羊BB基因型个体平均产羔数较B+和++基因型分别多0.076和0.159只,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1)小尾寒羊和滩羊BMPR-IB基因编码序列第746位相邻2个碱基处发生了与布鲁拉美利奴绵羊(Booroola Merino)相同的突变(A746G);(2)BMPR-IB基因位点的突变基因B可能是控制小尾寒羊和滩羊多胎性能的主效基因,或者是与之紧密连锁的遗传标记,可以用于提高繁殖力的标记辅助选择和育种工作。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