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海南岛入侵植物的分布特点及其对本地植物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495982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海南岛入侵植物的分布特点及其对本地植物的影响

作者 罗文启  符少怀  杨小波  陈玉凯  周威  杨琦  陶楚  周文嵩 

作者单位 海南大学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海南省农村环保能源站 

母体文献 植物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5年05期

年份 2015 

分类号 S451 

关键词 分布  海南岛  入侵植物  影响  本地植物 

文摘内容 以国家农业部指定的20种恶性入侵植物为目的种,在海南岛开展其分布特征与入侵强度的调查研究,重点研究了陆域环境中6种广布入侵植物——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假臭草(Praxelis clematidea)、含羞草(Mimosa pudica)、苏门白酒草(Conyza sumatrensis)、三裂叶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马缨丹(Lantana camara)在7种生态系统(天然次生林、农田、村落、种植园、林缘、弃耕地、草地)中的入侵频率及入侵植物对本地植物的影响。结果表明:1)海南岛有恶性入侵植物11种,占调查目的种总数的55.0%。2)海南岛的东北、西南部分布的入侵植物种数较多,东南部次之,中部地区最少。3)6种入侵植物的整体入侵强度为:假臭草>飞机草>含羞草>三裂叶蟛蜞菊>马缨丹>苏门白酒草;苏门白酒草、马缨丹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入侵频率无显著差异;而假臭草在种植园及弃耕地,含羞草在农田,三裂叶蟛蜞菊在种植园生态系统中的入侵频率均显著高于其他生境。4)种植园、弃耕地和农田生态系统是植物入侵的主要生境类型,而林缘和天然次生林生态系统均对植物入侵表现出抵御作用。5)植物入侵对当地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存在正、负及无关联效应,并主要影响群落中的草本植物功能群;样地中入侵植物盖度总值与本地植物平均种数在种植园、农田和村落生态系统中无相关性,在林缘和弃耕地生态系统中,两者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在草地生态系统中,在一定盖度范围内,入侵植物盖度总值与本地植物平均种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