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水土流失区构建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途径探讨



编号 zgly000039062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水土流失区构建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途径探讨

学科分类 220.1040;森林土壤学

作者 王振颖  邵妍  王莉 

作者单位 辽宁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3S信息研究所  北京林业大学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年卷期 2005,(4)

页码 33-35

年份 2005 

分类号 S157.2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水土流失  和谐社会  生态环境  经济效益 

文摘内容 传统水土流失区的治理多以国家的资金投入力度布设治理措施, 依靠发动群众完成水保工程, 甚至搞所谓的“精品工程”等, 其结果是有些“工程”, 扰动土层, 破坏原有土壤结构而丧失本身具备的水保功能。有些引进树种存在随意性, 忽视山区植被自身恢复功能, 极少考虑当地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从而造成二次的水土流失。因此怎样做好真正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是构建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之一。本溪市在综合治理中, 根据自己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特点与优势、水土流失规律、各产业形成的可行性、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与需要, 创造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经济科学发展模式。从根本上控制了水土流失; 林地、耕地面积有所增加, 土地得到保护; 水保产业也形成规模, 为全区农业可持续发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