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36983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滇中喀斯特山地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生态学研究
学科分类
220.1060;森林生态学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云南师范大学旅地系
母体文献
广西植物
年卷期
2005,25(4)
页码
321-326
年份
2005
分类号
Q948.1
关键词
喀斯特
半湿润常绿阔叶林
群落结构
组成
重要值
生活型
种—面积曲线
文摘内容
依据两个10000m^2森林样地(蓑衣山和月湖)的调查, 在两个样地内分别记录到植物95科142属的163种(蓑衣山)和70科110属的125种(月湖), 其中, 草本物种最多, 乔木次之, 藤本较少。两个样地的主要组成物种都为滇青冈、清香木、团花新木姜子、云南木樨榄。群落中大径级的物种和个体数相对较少, 优势种主要通过较多数量的中小径级个体体现出来。按Raunkiaer生活型划分, 该半湿润常绿阔叶林主要由高位芽植物(54.9%和48.8%)和地面芽植物(39.6%和41.6%)组成。按中国植被进行的生活型分类结果显示, 乔木物种组成只有中、小乔木, 它们在群落中仅占总物种数的1/4(25%和24%); 草本植物中的多年生草本在样地总物种数中所占比例很高(42.7%和45.6%); 且常绿中、小乔木与落叶中、小乔木的物种数差异不大, 几乎各占一半。但如果按常绿与落叶的个体数量、或胸径总和、或重要值来判定, 则落叶成分的最高比例为24.7%。鉴于此, 该森林类型仍定义为混有落叶成分的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种—面积曲线结果表明, 曲线在400m^2点有最剧烈转折, 应作为类似喀斯特山地植物群落调查的最小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