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黄河三角洲湿地非生长季土壤CO2浓度及地表CO2通量的动态变化



编号 zgly000164153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黄河三角洲湿地非生长季土壤CO2浓度及地表CO2通量的动态变化

作者 王先鹤  王秀君  韩广轩  王钧漪  宋维民  尤再进 

作者单位 鲁东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生态学杂志 

年卷期 2018年09期

年份 2018 

分类号 X144 

关键词 土壤CO2浓度  地表CO2通量  非生长季  土壤呼吸模型  黄河三角洲湿地 

文摘内容 土壤碳通量是全年性的过程,非生长季土壤碳通量是陆地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非生长季地上地下CO2动态变化研究相对缺乏这一现象,对黄河三角洲湿地不同深度土壤CO2浓度及温度动态变化进行了连续3个月的监测;为揭示该地区地表CO2通量与地下CO2浓度变化之间的关系,对地表CO2通量、土壤CO2浓度及温度进行了两次同步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CO2浓度显著升高;相同深度下,秋季的土壤CO2浓度明显高于冬季。地表CO2通量和地表温度具有相似的日变化规律,二者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系数(Q10)为3.493.74。地表CO2通量与土壤CO2浓度、土壤温度均存在极显著线性或指数关系,利用其经验模型对黄河三角洲湿地土壤秋冬季碳通量进行了估算,通过比较发现,所有模型拟合结果在季节变化上相近:最大值为0.440.57μmol·m-2·s-1,最小值为-0.180.01μmol·m-2·s-1,平均值为0.090.12μmol·m-2·s-1。本研究揭示了非生长季土壤碳的转化过程对滨海湿地碳循环的潜在影响。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