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植被的空间异质性



编号 zgly000071155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植被的空间异质性

学科分类 220.30;森林保护学

作者 彭晚霞  宋同清  曾馥平  王克林  刘璐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 

母体文献 西北植物学报 

年卷期 2011,31(4)

页码 815-822

年份 2011 

分类号 Q948.157 

关键词 喀斯特峰丛洼地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多样性  群落结构  空间异质性 

文摘内容 基于广西环江木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喀斯特典型峰丛洼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2 hm2动态监测样地,选择4个多样性和5个群落结构属性变量,运用地统计学和分形几何学理论方法,分析植被的空间异质性、分形特征和分布格局,以探讨其维持机制。结果表明: (1)样地树木种类和除平均高度外的4个结构属性变量均值适中,变异系数较高(48.37%~71.01%),植物多样性丰富且稳定性强,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变异系数仅在5.49%~22.64%之间。(2)除均匀度的Moran’s I系数接近0且无规律外,其他8个属性变量均有不同程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分别用球状、指数和高斯模型拟合的决定系数(R2)高达0.900~0.982,C/(C0+C)值和分维数D值分别在0.582~0.827和1.738~1.871之间,具有中等以上的空间依赖性。(3)密度、平均冠幅和高度的自相关范围和变程小于其他指标,其分布和形成过程决定了整个森林植被的空间格局。(4)森林植被的Kriging等值线图充分表征了人为干扰、地形、土壤质量的综合差异。(5)自相关、半方差模型的变程和Kriging等值线图综合分析表明,喀斯特峰丛洼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空间异质性研究的采样间隔10 m左右较适宜,但采样范围应大于10hm2,这对确定该区域动态监测样地的面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