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苏轼中秋词的审美意蕴和对后世词人创作的影响(下)



编号 zgly000064369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苏轼中秋词的审美意蕴和对后世词人创作的影响(下)

作者 郑德开 

作者单位 楚雄师范学院 

母体文献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 2010(2)

页码 6-10

年份 2010 

分类号 S888.2 

关键词 苏轼  中秋  创作  审美  山东济南  苏子 

文摘内容 苏轼在到山东密州任知州之前,曾在杭州任通判。三年任期满后,便向朝廷请求调北方任职。其目的有二:首先,是希望能在抗辽前线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立功边关。这在前文所述的壮词《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其二,就是想借机与分别多年的爱弟见面。因为此时的苏子由正好在山东济南任掌书记。熙宁四年,也就是写《水调歌头·中秋》词的前五年,苏轼与子由在颍州分别。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