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821667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黄土丘陵沟壑区80种植物繁殖体形态特征及其物种分布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3(22)
页码
7230-7242
年份
2013
分类号
Q945.5
关键词
繁殖体形态
物种分布
土壤侵蚀
生态退化
植被恢复
黄土丘陵沟壑区
文摘内容
植物繁殖体的形态特征及其物种分布是植物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 对退化生态系统的更新与恢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研究了80种植物的繁殖体形态特征及与其物种分布的关系, 结果表明: 1)繁殖体重量差别较大(0.020—357.428mg), 主要集中在1—9.999mg(占52.5%)。2)繁殖体的形状指数FI变化范围较大(1.06—12.93), 61.3%的植物繁殖体的形状近圆球形。3)33种植物繁殖体具有明显的附属物, 包括毛、翅、芒和刺等。4)87.5%的植物繁殖体表面具有各种纹饰(棱、被毛、纹和颗粒状等); 繁殖体颜色以褐色和黑色为主, 少数繁殖体颜色鲜艳; 6种植物繁殖体具有吸水分泌粘液的特性。5)黄土丘陵沟壑区繁殖体重量小或形状近圆球形的植物分布数量多、范围广。6)繁殖体具有毛、翅和芒附属物或吸湿分泌粘液的植物在黄土丘陵沟壑区较繁殖体无附属物的植物能够分布更多、更广。繁殖体这些有利于物种分布的形态特征对于植物适应该区干旱与土壤侵蚀干扰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而且可用于指导该区人工补播促进植被恢复的物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