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新疆杨边材贮存水分对单株液流通量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43313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新疆杨边材贮存水分对单株液流通量的影响

作者 党宏忠  李卫  张友焱  莫保儒 

作者单位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  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2年24期

年份 2012 

分类号 S792.11 

关键词 新疆杨(Populus bolleana)  液流  大气蒸发潜力(ET0)  热扩散技术 

文摘内容 树木体内贮存水分量的大小及其参与液流循环的程度被认为是树木抵御干旱胁迫的重要机制之一。以我国北方广泛适生的新疆杨为研究对象,利用热扩散技术(TDP)分别监测了树冠基部、树杆基部处液流通量,并结合同步气象观测,分析了树杆不同高度处液流通量与大气蒸发潜力(ET0)间的关系,发现:冠基部的液流通量(Qu)是估算新疆杨单株液流通量可靠的指标,试验期间(6—9月)典型晴天日Qu日平均值为(7.61±0.65)L/d,比云天、阴天分别高0.41和2.71 L/d。新疆杨杆基部液流通量(Qd)在不同季节变化较大,在前3个月的典型晴天日,Qd小于Qu,树木处于失水过程,但在8月下旬连续多日降雨后迅速增加而反超,新疆杨能通过这种方式缓解季节间的水分亏缺,维持水分的总体平衡。在8月下旬连续多日降雨、土壤水分得到有效改善后,Qd占全天液流总量的比例由先前的31.98%—35.36%下降到6.72%—7.99%,夜间液流成为补偿与缓解日间水分亏缺的重要方式。在整个生长季内,新疆杨体内经历了水分补充(6月)—失水(7、8月份)—再补充(9月)的过程。ET0是评价液流环境驱动效应可靠的综合变量,建立基于Logistic方程的模型可通过ET0较好的估算Qu,估算新疆杨Qu的上限约为7.82L/d。分析显示当ET0超过5mm/d时,Qu、Qd均不再随ET0的增加而增加或有下降,显示了树木主动保护、抵御干旱的策略。8月下旬连续降雨使得新疆杨蒸腾量占大气蒸发潜力的比例(T/ET0)由先前的0.32增加到之后的0.47,可以看出土壤水分改善对液流量的贡献较大。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