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41244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固氮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作者
钟熙敏
宫渊波
陈林武
伍维翰
房建佳
张振恒
程良爽
作者单位
四川农业大学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学报
年卷期
2011年01期
年份
2011
分类号
S154.3
关键词
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
土壤固氮菌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植被恢复
文摘内容
以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5种植被恢复模式的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土壤固氮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5种不同植被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存在显著差异且根际土壤含量大于非根际土壤,依次为:青冈次生林>灌木林>刺槐林>人工幼林>针阔混交林;DGGE图谱显示,5种植被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固氮类群有一条明显的共有条带,其中刺槐林和灌木林的固氮菌多样性最高;多样性指数、群落丰富度分析表明,灌木根际土壤固氮菌的群落种群结构最丰富,其次为刺槐;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植被恢复的10种供试土壤样品分为4大类群。总之,自然恢复(青冈林和灌木林)效果好于人工林(刺槐林、人工幼林、针阔林);3种人工林相比较,刺槐林比其它两种人工林更有利于提高微生物生物量及土壤固氮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在人工幼林地采取的封禁措施也有利于植被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