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长江口最大浑浊带悬沙浓度变化趋势及成因



编号 zgly0001585380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长江口最大浑浊带悬沙浓度变化趋势及成因

作者 杨云平  李义天  孙昭华  樊咏阳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地理学报 

年卷期 2013年09期

年份 2013 

分类号 TV148 

关键词 最大浑浊带(TMZ)  悬沙浓度  趋势及成因  长江河口 

文摘内容 基于长江河口1959-2011年实测悬沙浓度数据,通过对河口最大浑浊带外围海域泥沙要素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近期流域人类活动和河口整治工程对最大浑浊带悬沙浓度的影响。研究表明:①流域人类活动对入海水量影响较小,无明显趋势变化,而沙量和含沙量呈现锐减趋势,也使得进入河口区域的泥沙量呈现一致锐减;②长江口外海域和南部杭州湾海域悬沙浓度变化不大,北部苏北沿岸略有减小,因数值较长江口海滨区小约1个数量级,对浑浊带影响较小;③最大浑浊带位置受径流和潮流控制,面积变化与入海沙量多寡关系密切;④整个浑浊带区域悬沙浓度受入海沙量锐减决定,2000-2009年较1959-1999年悬沙浓度减小约为24.73%,向海延伸减幅降低,且峰值区域向口内移动,泥沙再悬浮作用对维持最大浑浊带悬沙浓度起调节作用,但不能决定其锐减趋势;⑤北槽航槽最大浑浊带的悬沙浓度向海为低—高—低变化特点,受入海沙量锐减、北槽分流分沙比减少及床沙粗化等影响,使其上段和下段悬沙浓度减小趋势,而中段受南导堤越堤沙量的影响悬沙浓度呈增加趋势。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