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47814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哈尔滨两种斯氏线虫及其共生菌的分离鉴定和低温侵染力分析
作者单位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母体文献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年卷期
2014年04期
年份
2014
分类号
S476.15
关键词
斯氏线虫
分离鉴定
低温
侵染力
文摘内容
从哈尔滨当地土壤中分离出2个斯氏线虫品系。并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这2种斯氏线虫的内转录间隔区(ITS)进行PCR扩增和序列分析,明确这2种哈尔滨斯氏线虫分别是海滨斯氏线虫Steinernema litorale和拟双角斯氏线虫Steinernema ceratophorum,其扩增的DNA片段长度分别为913和1000 bp。关于海滨斯氏线虫的共生菌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进而对其共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通过扩增核糖体16S rDNA片段,确定海滨斯氏线虫携带的共生菌为伯氏杆菌Xenorhabdus bovienii,其扩增片段大小为1388 bp;拟双角斯氏线虫携带的共生菌为Xenorhabdus budapestensis,其扩增片段大小为1517 bp。为了验证海滨斯氏线虫及拟双角斯氏线虫在高寒地区的活力,在低温条件下对大蜡螟的侵染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5℃条件下侵染144 h,4种线虫处理的大蜡螟幼虫均未死亡;10℃条件下,海滨斯氏线虫表现出明显较高的侵染力,在处理96 h大蜡螟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为85.83%,其他3个处理校正死亡率都为0;15℃条件下,拟双角斯氏线虫表现出明显较高的侵染力,在处理72 h大蜡螟的校正死亡率为89.17%,海滨斯氏线虫在处理72 h大蜡螟未出现死亡,处理96 h开始出现死亡,且校正死亡率为87.5%,而拟双角斯氏线虫在处理96 h后校正死亡率为96.67%,拟双角斯氏线虫表现出较高的侵染力显著高于其他2种处理,但与海滨斯氏线虫相比,二者无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