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丛生竹发笋成竹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分配与变化规律



编号 zgly000170819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丛生竹发笋成竹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分配与变化规律

作者 王准  陈洪  付春  李晓清  孙鹏 

作者单位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竹类研究所  泸州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乐山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母体文献 四川林业科技 

年卷期 2020年03期

年份 2020 

分类号 S795 

关键词 丛生竹  笋-幼竹  内源激素  分配格局  时间动态 

文摘内容 以佯黄竹(学名待定)、梁山慈竹(Dendrocalamus farinosus)、硬头黄竹(Bambusa rigida)和慈竹(Neosinocalamus affinis)4个竹种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法)研究了丛生竹发笋成竹期内不同组织(部位)的5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1)总体上,激素含量的高低顺序均为脱落酸(ABA)>吲哚乙酸(IAA)>细胞分裂素(CTK)>赤霉素(GA)>油菜素内酯(BR),但活性高低可能正好相反;2)从组织(部位)上的分配看,IAA、CTK、BR三种激素在笋体或幼竹上、中、下部含量基本相当(除佯黄竹外,1a生竹叶片中的CTK含量明显低于其他组织),而ABA中部≥下部>上部,GA中部>上部>下部;3)五种激素表现出较强的协同作用,且与组织生长分化的活跃度相关,其中,IAA、ABA和GA在笋-竹发育过程中大体呈现高-低-高的变化趋势,CTK和BR则呈先高后低或先升后降的变化规律;4)丛生竹内源激素随其发育阶段的变化可能是细胞分裂、节间生长和抽枝展叶的迫切程度决定的,其中,ABA可能与对水分的需求程度及立地水分条件有关,而GA控制笋-幼竹高生长的专一性较其他激素强。研究可为丛生竹林生长与产出的激素调控提供基础数据。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