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黄土丘陵沟壑区天然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微生物碳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59733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黄土丘陵沟壑区天然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微生物碳的影响

作者 姚小萌  周正朝  王凯博  党珍珍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干旱区研究 

年卷期 2016年06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S154.3 

关键词 微生物量碳  土壤有机质  恢复类型  恢复年限  黄土高原 

文摘内容 采用野外调查取样结合室内测定分析的方法,研究黄土丘陵沟壑区不同天然植被恢复类型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有机质的变化规律,探讨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有机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植被恢复后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有机质含量较农田均显著提高,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有机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0~10 cm土层;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有机质在0~10 cm土层随恢复年限呈增加趋势,植被类型中乔木混交林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最大,乔木林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最大。不同恢复年限的草地,其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微生物量碳在0~10 cm土层呈正相关关系,在10~20 cm呈负相关关系;不同恢复类型的植被,其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量碳的关系与不同恢复年限的草地正好相反,其在0~10 cm土层负相关,在10~20 cm呈正相关。上述结果表明,黄土高原植被恢复有利于提高表层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有机质含量;植被恢复类型和年限对土壤微生物量碳与有机质的关系影响不一致。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