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红松洼自然保护区草甸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对管理模式的响应



编号 zgly0000790804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红松洼自然保护区草甸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对管理模式的响应

学科分类 220.30;森林保护学

作者 刘海丰  李连芳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生态学杂志 

年卷期 2012,31(5)

页码 1082-1087

年份 2012 

分类号 Q948 

关键词 生物量  多样性指数  群落变化  功能分区 

文摘内容 管理模式对草甸植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有重要影响。以红松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地点,对比研究了实验区、缓冲区和核心区草甸植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对不同管理模式的响应。结果表明: 实验区群落盖度显著高于核心区和缓冲区(P〈0.05),三个区群落高度差异不显著(P〉0.05),核心区群落密度明显高于实验区和缓冲区(P〈0.05),三个区枯死物现存量差异显著(P〈0.05);实验区地上生物量显著低于缓冲区和核心区(P〈0.05),核心区地下生物量明显高于缓冲区和实验区(P〈0.05);三个区的地下生物量都主要分布在0~10cm土层,向下逐层降低,其中核心区和实验区绝大部分根系主要分布在土壤表层,但相对深度不同;实验区与缓冲区植物群落优势物种较多,多个物种共同占有优势,而核心区的优势种少,优势物种集中;Shannon指数大小依次为缓冲区〉实验区〉核心区,Margalef指数为缓冲区〉核心区〉实验区。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