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被群落结构及生物量对水氮变化的响应



编号 zgly0001721426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被群落结构及生物量对水氮变化的响应

作者 李静  红梅  闫瑾  张宇晨  梁志伟  叶贺  高海燕  赵巴音那木拉 

作者单位 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土壤质量与养分资源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草业学报 

年卷期 2020年09期

年份 2020 

分类号 S812 

关键词 氮沉降  降水变化  荒漠草原  群落结构  生物量 

文摘内容 为了解降水变化和氮沉降对荒漠草原植被群落结构和生物量的影响,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短花针茅荒漠草原进行水氮交互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CK(自然降水)、W(增水30%)、R(减水30%),副区为0 (N0)、30 (N30)、50 (N50)、100 (N100) kg N·hm-2·a-1共12个处理。结果表明:1)水氮的介入导致植物群落组成、重要值发生了明显变化,R中群落物种数最低,提高了优势种在群落中的重要值,氮素添加导致群落物种数呈抛物线型,群落物种数先增多后减少。2) CK、W、R条件下随施氮量增加,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先增大后减小,2016和2018年在CK-N30、W-N30、R-N50达到最大值,干旱年份(2017)分别在CK-N30、W-N50、R-N100达到最大值。水分主效应、氮素和水氮交互作用均对以上3个植物多样性指数有显著影响(P<0.05)。3)水分和氮素刺激了地上生物量的增加,短期氮素添加使多年生禾草生物量在地上总生物量中占比增加,多年生杂草生物量在地上总生物量中占比减小。水分、氮素、水氮交互均对地上生物量有显著影响(P<0.05)。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