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滇中亚高山典型森林林下植被碳氮储量及其分配格局



编号 zgly000165582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滇中亚高山典型森林林下植被碳氮储量及其分配格局

作者 侯芳  王克勤  宋娅丽  李加文  杨云陆  李有邦 

作者单位 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水土保持学院  云南玉溪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林业局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研究 

年卷期 2019年01期

年份 2019 

分类号 S718.5 

关键词 碳氮储量  分配格局  林下植被  滇中亚高山 

文摘内容 通过标准地调查和生物量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滇中亚高山5种典型森林华山松(HSS)、云南松(YNS)、滇油杉(DYS)、高山栎(GSL)和常绿阔叶林(CL)林下植被(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各组分生物量、碳氮储量及其分配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5种森林群落中,林下灌木、草本和凋落物生物量变幅为1.47~11.19t/hm2,0.01~0.63t/hm2,7.85~46.73t/hm2。(2)灌木层的碳氮储量变幅在0.77~5.94tC/hm2,10.97~92.84kgN/hm2,碳氮储量的主要营养器官分别为茎和叶;草本层为0.01~0.29tC/hm2,0.07~5.35kgN/hm2,均呈现出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凋落物为2.15~13.03tC/hm2,42.07~320.58kgN/hm2,碳氮储量随分解程度加深各有不同。(3)5种林分林下灌草及凋落物碳储量大小顺序为:CL>YNS>DYS>HSS>GSL;氮储量为:CL>YNS>DYS>GSL>HSS。综上,常绿阔叶林和云南松林下灌草和凋落物具有较高的碳氮贮能力,滇油杉的碳氮贮潜力较大,应提高林分质量增加林分密度,加大保护管理力度,制定科学可行的森林管理措施,为林下植被与上层林木的协同发展以及今后研究林下植被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理论支撑。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