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蒺藜苜蓿种子休眠机制及其破除方法研究



编号 zgly000148733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蒺藜苜蓿种子休眠机制及其破除方法研究

作者 刘文瑜  魏小红  许可成  赵萌  段正中 

作者单位 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和平镇人民政府农业办 

母体文献 草地学报 

年卷期 2015年02期

年份 2015 

分类号 Q945 

关键词 蒺藜苜蓿  种子  休眠  赤霉素  萌发 

文摘内容 以蒺藜苜蓿(Medica go truncatula)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种子生活力、发芽率、吸水率及粗提物的生物活性;并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浸种后4℃低温层积或同浓度硝普钠(SNP)浸种,揭示蒺藜苜蓿种子休眠原因及破除方法。结果表明:蒺藜苜蓿种子具有生活力;30 d内裸粒种子发芽率为100%;破皮种子的吸水率显著高于完整种子;随着蒺藜苜蓿各部分粗提物浓度的升高,白三叶(Tri folium repens)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显著降低;0.10.7 mmo·L-1的GA3浸种后低温层积或同浓度SNP浸种均可以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其中以0.1 mmol·L-1GA3浸种后低温层积或同浓度的SNP处理效果最好。表明蒺藜苜蓿种子的休眠属于综合性休眠,可用GA3浸种后低温层积或SNP浸种来解除其休眠。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