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1523533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柚黑斑病菌的生长特性及寄主范围测定
作者
卢松茂
林秀香
蔡坤秀
鲁国东
罗金水
王龙平
余智城
作者单位
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
福建农林大学·生物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果树学报
年卷期
2016年12期
年份
2016
分类号
S436.66
关键词
柚
黑斑病
亚洲柑橘叶点霉
生长特性
寄主范围
文摘内容
【目的】明确‘琯溪蜜柚’黑斑病菌(Phyllosticta citriasiana)的分生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最佳条件及寄主范围,为了解病害的发生规律及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测定P.citriasiana分生孢子在疏水性基层表面及不同萌发条件下的萌发率差异;分析菌丝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速率差异;并采用人工刺伤接种法测定菌丝对28份芸香科植物的致病性。【结果】P.citriasiana分生孢子在水溶液和1%葡萄糖溶液中24 h的萌发率低(8.3%和25.3%),而48 h的萌发率高(52.7%和61.4%)。0.7 mol·L-1Na Cl溶液对分生孢子萌发具有显著抑制作用,72 h的萌发率仅为16.4%。菌丝在2%山梨醇燕麦培养基(SOA)生长最快,菌落直径达4.9 cm(9 d),在燕麦培养基基(OA)、马铃薯蔗糖培养基(PSA)和完全培养基(CM)上的生长速率次之。菌丝在25~30℃、黑暗或光照(24 h·d-1)条件下生长快,而在温度≤20℃或≥35℃条件下,菌丝生长速率显著降低或停止生长。菌丝或分生孢子悬浮液经55℃水浴处理15 min后,均失活。人工接种试验表明,P.citriasiana除侵染‘琯溪蜜柚’外,还可侵染柚类的‘龙柚1号’‘龙柚2号’和‘坪山柚’,柠檬类的‘费米耐劳白花2号’柠檬、‘五峰2号’柠檬和‘海南药用’柠檬以及葡萄柚。【结论】连续阴雨天气和25~30℃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果园中P.citriasiana分生孢子的萌发和菌丝生长,以及病原菌的侵染和传播。在自然条件下部分柚类、柠檬类植物以及葡萄柚是P.citriasiana的潜在寄主,有待进一步的田间调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