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马铃薯晚疫病菌效应子PITG16427.2的基因序列分析及功能验证



编号 zgly0001704129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马铃薯晚疫病菌效应子PITG16427.2的基因序列分析及功能验证

作者 王娇  高存钢  曹伟琳  丁新华  储昭辉 

作者单位 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山东农业大学 

母体文献 植物病理学报 

年卷期 2020年02期

年份 2020 

分类号 S435.32 

关键词 致病疫霉菌  RxLR效应子  过敏性细胞坏死  致病性  水杨酸 

文摘内容 马铃薯晚疫病的病原是致病疫霉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该病原菌在侵染马铃薯过程中分泌大量RxLR型效应子,但目前绝大多数RxLR效应子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成功克隆了致病疫霉菌的一个RxLR效应子PITG16427.2,在本氏烟中瞬时表达PITG16427.2,发现该效应子能够抑制6种激发子(INF1、PsojNIP、BAX、SIF2、Avh238、Avh241)激发的植物免疫反应。进一步研究发现,效应子PITG16427.2在晚疫病菌侵染马铃薯早期上调表达。在15个致病疫霉菌株和3个同属菌株中克隆该基因,克隆到氨基酸序列一致性超过93%的同源基因,这些同源基因均能在本氏烟中抑制INF1和Avh241引起的HR,揭示了该效应子在病原卵菌中序列和功能的高度保守性。在本氏烟和马铃薯感病品种Désirée中瞬时表达PITG16427.2,发现该效应子能够显著促进晚疫病菌的侵染。通过qRT-PCR方法检测发现,乙烯信号的相关基因ERF1显著上调,而水杨酸信号相关基因PR1b显著下调,表明PITG16427.2在晚疫病菌侵染过程中可抑制寄主的SA信号途径,促进晚疫病菌侵染。因此,RxLR型效应子PITG16427.2是致病疫霉菌中一个重要的侵染致病因子。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