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基于“氮补偿”机制及数据包络分析的活性氮减排评价——以京津冀区域为例



编号 zgly000154888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基于“氮补偿”机制及数据包络分析的活性氮减排评价——以京津冀区域为例

作者 冼超凡  王莉雁  逯非  郑华  欧阳志云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母体文献 应用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7年08期

年份 2017 

分类号 X321 

关键词 城市化  活性氮  数据包络分析  氮补偿  京津冀区域 

文摘内容 快速城市化在消耗营养氮元素的同时,直接或间接导致大量人为活性氮流失到大气与水环境中,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环境压力和严重的污染问题.本文在定量分析京津冀区域活性氮排放量的基础上,借助数据包络模型分析此区域的氮减排效率,并提出基于氮补偿机制的低氮发展对策.结果表明:2004—2014年,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活性氮排放呈波动缓慢降低的趋势.河北省一直是京津冀区域的主要氮排放源,其气态与水体氮排放量分别占整个区域的79%84%和74%79%.研究期间,京津冀区域活性氮主要来源于农业活动,逐渐转为工业生产与居民生活.城市化对区域各地氮排放强度的影响并不一致,区域年均氮排放强度为5.8 t N·km-2.北京市氮减排效率相对最高,河北省次之,天津市最低.降低河北省氮排放强度与提高天津市氮减排效率是研究区城市低氮化的关键.采用基于协同氮补偿机制的减排策略,有助于三地在氮减排方面上实现互助互补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