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75265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论《易传》的“生生”思想及其生态意义
作者
乔清举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哲学院
母体文献
南开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
2011(6)
页码
55-65
年份
2011
分类号
B221
关键词
生生
死亡
儒家
易学自然哲学
生态
生态哲学
文摘内容
“生生”是易学自然哲学的重要概念。它是由无数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过程所体现出来的自然发展的总体趋势, 是天地生物之心、自然的合目的性。“复”、“元亨利贞”、“继善成性”都是生生的表现。阴阳二气在生生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表现为阳生阴成, 阳主阴助, 阳生阴杀, 阴阳循环, 递相为主, 阳尊阴卑。阳之所以尊, 是因为易学自然哲学认为自然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过程。故阳尊阴卑首先是一种自然观, 而不是对于自然的价值投射。易学自然观具有内在否定性, 包含死亡。在易学中, 死亡是生生过程的一个必然组成部分, 其积极意义在于完成和孕育生。在气化的层次上, 生死是一体并相互转化的; 而从宇宙发展的总过程来看, 则无数个生死相连而又互相转化的过程共同构成生生不息的总体趋势。当代生态科学的最新理论“错综论”、生态科学家布鲁克纳的“有机动力”、生态哲学家罗尔斯顿的“创造性”、“朝向生命的趋势”等, 都同于易学的“生生”, 使《易传》的生生思想获得了新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