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岩溶石漠化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无机磷形态特征及影响因素



编号 zgly000088288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岩溶石漠化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无机磷形态特征及影响因素

学科分类 220.20;森林培育学

作者 胡宁  袁红  蓝家程  袁道先  傅瓦利  文志林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西南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14(24)

页码 7393-7402

年份 2014 

关键词 植被恢复  岩溶石漠化  无机磷形态  影响因素 

文摘内容 为分析岩溶石漠化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无机磷的形态特征,评价植被恢复的土壤供磷潜力,阐明有机碳及钙素在无机磷形态转化中的作用,选取研究区内8种有代表性的样地,采用蒋柏藩无机磷分级方法对土壤无机磷形态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全磷与速效磷含量分别在0.25—1.35 g/kg、1.05—53.01 mg/kg范围,无机磷总量在123.94—934.61 mg/kg,耕地与退耕地以及各退耕地之间全磷、速效磷、各形态无机磷含量水平差异明显,各退耕地磷素含量水平介于耕地与次生马尾松林地之间,退耕地中桃林地、花椒林地磷素含量水平较高、樟树林地、柳杉林地、撂荒草地次之、撂荒灌丛地较低。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