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zgly000063839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棕榈红棕象甲生物学特性研究
学科分类
220.30;森林保护学
作者单位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母体文献
安徽农业科学
年卷期
2009,37(33)
页码
16424-16426
年份
2009
分类号
S763.3
关键词
棕榈
红棕象甲
生物学特性
发育历期
文摘内容
[目的]研究棕榈红棕象甲(Rhynhophorus ferrugineus Fabricius)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室内饲养观察与室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棕榈红棕象甲在广西南宁市1年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蛹、成虫在寄主植物组织内越冬。成虫对频振式诱虫灯、黄色光灯具有较强的趋性;卵散产,多产于寄主幼嫩叶鞘组织内;室内常温条件下,平均每雌虫产卵量为(370.6±0.8)粒;在26 ℃恒温条件下,幼虫共有13龄。1年内各代幼虫出现期为:3月中旬至5月、5-9月和7月至翌年3月。成、幼虫均可为害寄主植物的心叶和茎秆内组织。该虫在南宁市主要为害国王椰、老人葵、加拿利海枣、霸王棕等植物。[结论]为棕榈红棕象甲的防治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