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土壤改良剂聚丙烯酰胺对紫色土物理性质及其空间变异的影响



编号 zgly0001371751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土壤改良剂聚丙烯酰胺对紫色土物理性质及其空间变异的影响

作者 周继  陈晓燕  谢德体  何丙辉  魏世强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水土保持学报 

年卷期 2009年06期

年份 2009 

分类号 S157.2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PAM)  紫色土  土壤物理性质  空间变异 

文摘内容 聚丙烯酰胺(PAM)作为一种良好的土壤改良剂,对土壤结构的改善及其土壤对水分和养分的保持发挥了巨大作用,为了研究PAM对紫色土物理性质及其空间变异的影响,进行了野外径流小区试验,试验采用PAM的4种施用模式,包括A模式(浓度为30g/m3PAM液施)、B模式(浓度为60g/m3PAM液施)、C模式(浓度为30g/m3PAM液施结合添加剂)、D模式(浓度为60g/m3PAM液施结合添加剂),并对紫色土坡面及其不同坡位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机械组成、容重、初始含水率以及土壤渗透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C模式对促进>0.25mm水稳性土壤团聚体形成最明显,增大了23.87%,而相同模式下的不同坡位>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的增量排序均为:上坡>中坡>下坡;4种模式在坡面及其不同坡位都促进了土壤中砂粒、粘粒的增加和粉粒和土壤容重的减少,其促进作用为:C模式>B模式>A模式>D模式;在坡面位置C模式分别提高初渗速率和稳渗速率1.790mm/min和0.701mm/min,同一模式下,土壤稳渗率的增量表现为:上坡>中坡>下坡。因此适当浓度的PAM结合添加剂的方式对紫色土物理性质的改良效果最好。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