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暗紫贝母的繁殖器官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异



编号 zgly0001624178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暗紫贝母的繁殖器官在海拔梯度上的变异

作者 陈文年  肖小君  陈发军  王辉  张志勇  齐泽民  黄作喜 

作者单位 内江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四川省高校特色农业资源研究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母体文献 草业学报 

年卷期 2015年12期

年份 2015 

分类号 S567.231 

关键词 暗紫贝母  花部特征  海拔梯度  移植实验  繁殖分配 

文摘内容 在青藏高原东部的一个高山坡面上,沿着海拔设置高、中、低3个海拔部位,并在高、低海拔之间进行暗紫贝母植株的对换移植实验,然后测定各部位的生态因子、暗紫贝母植株花、果实和种子的特征。结果表明,1)生态因子中积雪融化时间、气温及土壤含水量在各海拔之间有明显的差异;2)花部特征中花被片的长度和宽度,雄蕊花药和花丝的长度,花柱和柱头裂片的长度都是高海拔部位最长,低海拔部位最短;3)对花生物量来说,高海拔部位比低海拔部位大39.4%;从花与地上部分二者生物量的比率来看,高海拔部位比低海拔部位大12.3%,两个指标都是高海拔部位排名第一;4)单粒果实重以低海拔部位最重,达到1282 mg,比高海拔部位大48.3%;5)单粒果实种子数以高海拔部位最少,比低海拔部位少了38.1%;6)高海拔部位的种子百粒重达到142.3 mg,而低海拔部位种子百粒重只有94.6 mg。移植实验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的测定结果,这说明暗紫贝母繁殖器官确实要受海拔的影响,而且主要跟海拔梯度上的融雪时间、气温(尤其是零下低温)、紫外线强度、访花昆虫等有关。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