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源: 中文期刊论文

青藏高原东南缘陇蜀杜鹃当年生小枝茎叶性状对海拔变化的响应



编号 zgly0001726745

文献类型 期刊论文

文献题名 青藏高原东南缘陇蜀杜鹃当年生小枝茎叶性状对海拔变化的响应

作者 何家莉  王金牛  周天阳  宋怡珂  查琳  Niyati Naudiyal  石凝 

作者单位 吴彦21四川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母体文献 生态学报 

年卷期 2021,41(6)

页码 2349-2358

年份 2021 

分类号 S68 

关键词 陇蜀杜鹃  当年生小枝  茎生物量  茎结构性状  异速生长  CCA排序 

文摘内容 通过在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岷江源区三处高山林草交错带采集陇蜀杜鹃当年生小枝,测量小枝的茎长、茎粗与茎生物量,沿海拔梯度自然分布的空间变化对比其当年生小枝的茎结构与生物量及其相互关系,接着比较了总叶质量和比叶面积的变化,最后通过典范对应分析(CCA)探究小枝茎叶性状与土壤因子的相关关系,有助于理解陇蜀杜鹃适应异质环境的生态适应对策。结果表明:(1)除弓杠岭外,斗鸡台与卡卡山土壤因子在海拔间差异显著,相似海拔不同山地间土壤因子也存在显著差异。(2)除卡卡山高海拔比叶面积显著小于低海拔外,其他样地的小枝茎性状(茎长、茎粗、比茎长和茎生物量)和叶性状(总叶质量和比叶面积)在海拔间并无显著差异,相似海拔不同坡体间茎粗、茎生物量以及比茎长差异也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但弓杠岭(3963 m)的茎长显著大于卡卡山(3921 m)(P《0.05)。(3)小枝茎长、茎粗与茎生物量之间均为异速生长关系,且茎生物量累积速率大于茎长和茎粗增加的速率,且茎长的增加速率约为茎粗的2.8倍。(4)CCA排序结果表明,11个土壤环境因子中,碳含量、碳氮比、有机碳含量、总磷和容重对植物性状有显著的影响,但在海拔及不同山体间影响小枝茎叶性状的土壤因子不同。由此可知,较小的海拔梯度变化对小枝茎叶性状影响较小,土壤因子是导致小枝茎叶性状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关图谱

扫描二维码